走进榆林市吴堡县岔上镇叶家园沟村,可以看到笔直的佳吴线穿村而过,干净整洁的硬化村道四通八达,一排排太阳能路灯夹道而立,崭新的窑洞错落有致,一幅业兴、家富、人和、村美的画卷铺展开来。
“还记得第一次来这里时,那坑洼不平的泥巴路、有的贫困户家里摇摇欲坠的旧土窑洞,让我内心很不是滋味儿……我们驻村工作队一到齐就开了个会,一定要想方设法帮助村民们脱贫致富,村民不脱贫,我们不撤岗!”我院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延隆回忆道。
2016年,学院和吴堡县政协定点帮扶叶家园沟村。4年来,驻村工作组通过采取大力发展产业扶贫、教育扶贫、就业扶贫、危房改造、生产生活条件及人居环境改善等有力措施,特别是学院紧紧依托教育教学工作实际,开展志智双扶活动,输血与造血并举,扶贫与扶志并重,帮助叶家园沟村成功摘下了“穷帽子”。
产业扶持:让村民在家门口致富
从村里的贫困典型到脱贫致富“领头雁”,贫困户任应成是叶家园沟村脱贫致富的典型。 家里全靠他一个人在外打工赚钱养活,孩子们多,开支也大,他家的生活总是捉襟见肘。在调查中,驻村工作组发现任应成对养鸡非常有兴趣,常常翻看各类农学书籍,掌握着一些养鸡的诀窍。经商议后,驻村工作组和村干部建议他开个养鸡场,并安排他的小儿子在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畜牧兽医,毕业后定向安排在镇政府工作。经过多年的帮扶和其自身努力,如今的任应成家养鸡规模逐渐扩大,家庭收入也节节攀升,他成功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。
“我家的土鸡蛋卖20块一斤,我这鸡吃的是黄粉虫和纯粮食,我不喂饲料 ,鸡蛋营养好啊,很多人来订鸡蛋。”任应成说,他在喂养鸡的饲料中加入了黄粉虫,这样养出来的鸡不但长的快,而且肉质鲜美,产的蛋胆固醇、脂肪含量都有所下降,且蛋白质和卵磷脂的含量也高。“通过这‘生态养殖’让我摸清了致富门路,在家里就能创收,再也不用东奔西走去打工啦。”任应成笑着道。
任应成的生活变迁只是驻村工作组对口帮扶、产业扶贫的一个生动缩影。4年来,驻村工作组通过投入生产资料、增加资产收益扶贫、金融支持等方式着力推进产业扶贫。2019年学院工会组织教职工购买“爱心大礼包”,采购了价值8万余元的农产品,并在爱心超市兑现价值上万元的生活用品及社会捐赠衣物等,通过多重红利,为贫困户实现增收。
教育扶贫:点亮寒门学子梦
对贫困家庭的孩子而言,读书是改变命运最好的途径。学院从2018年起对寒门学子实施助学计划,对吴堡县举办各类培训班,开展志愿支教等活动,扶智又扶志。
叶家园沟村的学生任兆兆便是助学计划的受益者之一。父母身体不好,家庭困难的任兆兆在驻村工作组的介绍下报考了我院,入学后便得到了2000元助学金,并且免除了他的学费。“学校的助学金,让我可以更安心地完成学业,非常感谢驻村工作队的帮助,让我能够有机会回馈社会”。任兆兆如今已经毕业,在西安一家医院工作。2018年起,我院开始实施吴堡籍学生入学资助2000元的帮扶政策。2019年,助学计划还为吴堡籍家庭贫困生4名发放各类奖助金2万余元,资助他们完成学业,点亮了寒门子弟的求学路,为他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。
除此之外,学院发挥共青团干部和职业技能培训优势,结合吴堡县青年工作和学前教育发展需要,两年来累计投入资金4万余元,在吴堡县举办团干部(少先队辅导员)培训班、幼儿园教师培训班,培训团干部(少先队辅导员)113人、培训幼儿园教师200余人,助力吴堡县青年工作和学前教育工作水平提升。2019年投入资金3万余元,派遣12名师生,在郭家沟中学开展了支教帮扶夏令营活动,开设了美术手工、书法绘画、声乐舞蹈、少儿心理健康教育、体育活动在内的七彩课堂,培养学生艺术素养,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,使得叶家园沟及周边村5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受益。
就业扶贫: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
为深入推进就业扶贫,驻村工作组把就业扶贫和教育扶贫相结合,助力贫困户走上就业岗位。53岁的丁建肖多年前丈夫去世,留下她和5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相依为命,丁建肖靠在榆林打零工维持生计,供孩子们读书,一家人的生活十分拮据。近年来,孩子们从大学毕业,顺利找到了工作,随着年龄的增长丁建肖打工也越来越吃力。驻村工作队到户了解了丁建肖的情况后,当即安排她在村委会做饭。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,丁建肖不用再去外面打零工了,在家门口种种菜,村委会人多的时候帮忙做做饭,日子还算充实。
变“输血”为“造血”是驻村工作组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走出的新路子。“我们村的中草药种植也初具规模了。”学院驻村干部张波说,叶家园沟村实施了150亩远志种植基地,每年夏天从村民手中收药材,卖出去,真正实现“创业”脱贫。与此同时,学院还心系贫困群众,多年来坚持慰问贫困户。2019年,学校领导班子带队4次进村入户了解村民生产、生活困难和期盼需要,资助开展精准帮扶。共投入5万余元,为贫困户送去米、面、油等生活物资,解决贫困户日常生活困难。(原文来自陕西传媒网,《吴堡:帮扶单位开良方叶家园沟村换新颜》,作者郭娇娜)